刘玉书 中关村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
4月17日,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到访北京。当天晚上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黄仁勋。黄仁勋表示,看好中国经济前景,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,为推动美中经贸合作发挥积极作用。
另据《纽约时报》报道,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禁止对华出口H20芯片(为绕开此前禁令而推出的对华“特供版”芯片),并宣布“无限期实施”。这一新政,标志着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华“脱钩”进一步升级。
从拜登到特朗普,美国从未放弃对华“科技封锁”。从2022年起,美国就接连出手:限制高性能GPU出口、施压盟友禁止EUV光刻机对华销售。特朗普再次上台后,连H20这个“减配的特供芯片”也不放过,说明美国的科技“脱钩”仍在加速。美国如此大费周章,是因为中国AI技术的进步让美国担忧:未来,中国会打破其在尖端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。于是,美方一边断供,一边在媒体和智库“预热”,声称H20已被中国用于大模型训练,要求“彻底掐断”。这哪里是出口管控,分明是一场赤裸裸的技术围猎。
这次英伟达“特供芯”被叫停,意味着中美科技博弈的战线已全面拉长,从硬件到算法,从基础设备到AI模型全链覆盖。美国想靠一纸禁令阻止中国AI崛起,注定不可能长久。虽然短期内禁售H20确实会对中国AI训练芯片供应带来压力。不过H20并非顶配,原本就是“低阶应急品”。而中国芯片企业早就未雨绸缪,多条“国产替代线”已悄然跑步进场。
华为的昇腾、鲲鹏日渐成熟;寒武纪、壁仞科技等也在AI芯片赛道加速布局;天数智芯等玩家在推理芯片领域已抢占一定市场份额。虽然综合性能尚难比肩英伟达最强产品,但“能用、可控、可量产”的替代路径正在打开。美国封锁越狠,中国自主研发决心就越坚定。芯片和其他产品一样,本就是全球协作的产物,美国非要搞成“独霸独吃”的“内循环”,最后逼迫中国不得不打出“全链自强”的组合拳。从资金政策到人才布局,再到全国产业生态,中国芯片独立化速度将会因此大大提前。
美国禁售芯片也伤及自身芯片企业。英伟达CEO黄仁勋早就表态反对对华禁令,直言“会尽最大努力服务中国客户”。原因很简单,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营收增长至关重要。失去中国,等于拱手让出重要市场。此外,英伟达的全球生态活力也将受损。失去中国客户的合作与反馈,其产品迭代和创新速度也会受影响。还有高通,这家美国芯片巨头,因美国政府的对华出口限制受到冲击。高通长期依赖中国手机厂商的订单,但禁令导致其对部分中国客户的供货锐减,加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,近两年,芯片出货量受到较大影响。这种“强行脱钩”不仅让美国企业客户流失、合作断裂,还削弱了其全球竞争力,最终自食苦果。
叫停英伟达对华出口,将让美国遭遇“芯梗”。因为被逼不断自强发展的中国,不仅没有被锁死,反而更团结、更聚焦、更敢投入。而封锁背后的每一刀,都让全球科技合作受损,也让美国企业在“美国优先”的荒谬逻辑中丧失竞争优势。
编审: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
【责任编辑:蒋新宇】